中国经济新闻网讯(记者 张李源清)艾瑞咨询近日发布了2025年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研究报告(简称《报告》),报告内容主要涵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市场规模与竞争格局、需求市场宏观分析、 需求市场转型现状调研分析、供给市场产品及服务分析、供给市场典型案例展示、行业发展思考与启示、一线企业专家的实践分享与前瞻思考等。
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市场规模达到1.55万亿元,市场服务呈现出划分体系更加清晰、产品更加丰富、解决方案更加系统化、大模型的落地应用探索逐渐深入等特点。就市场规模而言,市场规模在2025年预计达到1.76万亿元,并将在未来5年维持14% 左右的增速稳步增长,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是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
据悉,尽管制造业的数字化已经进行了几年,但市场竞争格局尚未出现任何改变,未来在行业层面、市场打法层面、产品及服务层面还有巨大的潜力。就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端而言,需求端的核心需求没有变,生产制造管理相关、供应链相关等是重点,也是离散制造业的核心诉求。就需求端的转型现状而言,经过几年发展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理性与聚焦并行。
就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供给端而言,与前几年相比,2024年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市场的解决方案呈现出较为明显产品层推动软件+硬件组合;业务层推动不同模块的融合两大特点。这两大特点符合当前差异化的竞争态势,更符合需求端对人财物、产供销等核心模块趋于联动化、一体化管理的诉求。但供给市场需要注意的是:抓住具体实践服务机会,通过正向工程构筑自己的行业认知理解与壁垒是长期竞争的关键;企业生产+运营的联动管理在数字化转型建设层面已经显现,更是未来数据价值释放驱动的运营管理的重点。再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典型企业来看,软通动力具备软硬全栈能力,为制造业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如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物流协同平台项目,提升了企业运营效率 。
对此,易趋总裁唐智勇认为,数字化转型供应商趋势上,具备垂直行业深度服务能力的数字化供应商,能通过成熟解决方案与专业化服务构建竞争壁垒,有望更能获得市场的青睐。与此同时,垂直行业的数字化供应商可与头部企业共创解决方案,探索形成最佳实践经验后,快速复制面向中长尾客户,通过专业化的数字化服务提升竞争实力。
天融信科技集团助理总裁马宵认为,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安全落地挑战方面,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安全建设常被视为独立于自动化与信息化之外的“第三方”,在实际落地过程中存在诸多阻力。因此,安全供应商应将安全能力嵌入生产业务流程中,以应用效果及业务价值为指引,推动安全建设从“成本项”转变为“增值项”,激发制造企业对安全建设的主动投入意愿。
此外,国内数字化安全服务市场同国外相比存在显著差异。由于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各厂商在设备接口、通信协议等方面存在兼容性问题,这不利于形成开放协同的产业生态,进而制约了产业发展。为此,需主管部门加强政策引导,通过政策扶持与产业协作,推进标准化工作的建设与实施。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作者:张李源清 编辑: caoyang